您当前位置: 首页

城西街道“双融行动”推动干群关系深度融合

日期:2025-11-13

近期以来,黔江区城西街道以“让群众生活在组织中,让干部生活在群众中”为核心遵循,将“双融行动”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载体,深度融合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通过干部下沉、资源聚合、服务升级,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灵敏,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

干群同心聚合力

织密治理“一张网”

自“双融行动”启动以来,城西街道打破层级壁垒,推动区级部门及街道干部快速下沉网格、报到履职,以“脚底板走出鱼水情”的务实作风,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截至11月,累计入户走访985户,收集涵盖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领域的意见建议89条,让治理方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8个社区(村)先后开展联建活动30场次,160人次干部化身“网格服务员”,在走访中听民声、解民忧。每月8日的“支部主题党日”成为固定“充电日”,专题党课、森林防火知识宣讲、防电信诈骗科普等活动轮番上演,让党员群众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凝聚共识。国庆中秋的文艺汇演、重阳佳节的包饺子活动,10场群众性主题活动吸引200余名群众踊跃参与,区委党校的理论宣讲、区公安局的安全科普融入欢声笑语,让干群关系在互动中愈发紧密。

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机制更让治理效能倍增。街道织密134个线上线下双网格,网格员手持二维码上门推广网格群,实现线上网格秒级预警,线下网格分钟响应。西山社区曾出现路灯集体“罢工”,居民在网格群反馈后,网格员迅速上报,仅一周时间就完成7盏损坏路灯更换,让昏暗巷道重焕光明。当地住户龚节美点赞:“以前解决这类问题要等几个月,现在办事效率太高了!”

民生为本解民忧

服务送到心坎上

“双融行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解决上。城西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服务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让民生难题在一线化解。截至11月,接待群众20人次,15个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部跟进落实,20起山林、邻里纠纷成功化解,50次便民代办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下沉医护人员带来的健康服务暖人心扉,60人次免费血压检测、100人次健康咨询,把专业医疗服务送到社区;“楼栋议事会”上,居民围坐一堂共商大计,12场次协商破解3个小区加装电梯矛盾,12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优化升级,让“众人事众人议”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大庄社区4.5公里防火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不仅解决了100余户居民的耕种交通难题,更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西山社区2公里道路边沟清理、15吨垃圾清运,让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最让群众津津乐道的,是洞塘社区出行条件的改善。街道联动区级部门,既全面疏通下水道,又优化新增公交车线路,将终点站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题彻底解决,学生上下学、居民日常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大庄社区地牯牛厂外涵洞堵塞问题的解决,更让雨季排水不畅的隐患成为历史,群众的获得感在一件件实事中不断提升。

强基固本筑堡垒

治理焕发“新活力”

基层治理的成效,离不开坚实的组织基础。城西街道以“双融行动”为契机,持续强化组织建设,构建起“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一长三员”的三级组织架构,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截至11月,新建楼栋党小组20个,推选“一长三员”36名,完善网格党支部台账,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社会组织与行业协会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街道培育14支社区社会组织及兴趣爱好小组,引入1家行业协会商会设立分支机构,西山社区篮球协会等3个行业协会蓬勃发展,太极拳协会的“柔”化为基层治理的“暖”,协会“小力量”汇聚成治理“大能量”。120人次群众参与社会组织活动,26人次群众通过社区民主议事(微)协商建言献策,9个问题通过居民自治圆满解决,彰显了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文明创建为治理赋能添彩。150户星级文明户、15个星级文明网格的评选,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党建统领、群众参与”的良好治理氛围。党组织凝聚力显著提升、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社区服务水平优化升级,城西街道以组织建设夯实治理根基,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城西街道在“双融行动”中取得的扎实成效,正是黔江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面对跨单位资源联动不够紧密、部分社会组织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街道将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持续整合下沉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资源,以更丰富的活动载体深挖居民需求,推动“双融行动”走深走实。(记者  谭登帆)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