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黔江高新区谋篇布局“十五五”努力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日期:2025-11-20

黔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楼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连日来,黔江区高新区(正阳工业园区)迅速行动,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从企业车间到机关单位,一股深学细悟、实干笃行的热潮正在涌动,力求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黔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食品生产车间

11月18日,记者在高新区正升食品集团的生产车间内看见,厂房内机器轰隆作响,只见毛肚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地操作、调试,新鲜的毛肚经过撕片、清洗、打包等工序,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我们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直很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与西南大学、江南大学开展常态化科研创新、产学研合作,除了研发常规口味外,近期也在创新性研发具有黔江识别度的鸡杂火锅底料,此外也可根据顾客的需求,生产对标产品。”正升食品集团研发技术人员戴刘兵表示,集团第一时间响应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已将会议精神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规划和项目清单。

玻璃纤维产业

“十四五”以来,黔江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各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动能加速转换的良好态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新区能级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预计突破205亿元,较2020年的109.43亿元增长87%;增加值也从71.89亿元增长至115亿元左右。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40%,打破了“一烟独大”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更优,动能更强。

作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高新区立足现实基础,着眼长远发展,围绕优化完善产业体系、纵深推进“五大行动”、健全完善产业基础平台、系统推进体制改革等几大重点领域,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阶段设定了“十五五”发展目标。

到2027年实现规模能级大跨越,规上工业产值迈上450亿元新台阶,工业增加值达150亿元;动能转换大提速,卷烟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到30%以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上升到20%以上,深入推进“双倍增”计划,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50家、100家和1000家;企业数量大突破,全区规上企业超过120家;质量效益大提升,园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亩均工业税收超过10万元/亩。

加工地牯牛

到2030年全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新材料产业成为全市重要基地,产值占全市比重显著提升。产城深度融合,高新区基本建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对全区人才的集聚效应和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充分释放。同时工业增加值较2024年实现翻番、突破200亿元,全区规上企业达到1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规上工业产值上升到30%以上。园区效益跨越式提升,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亩均工业税收超过40万元/亩,努力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跨越。

园区一角

厂房林立、机器轰鸣,高新区运输车辆排起长龙,载满产品的大货车陆续奔赴全国各地……虽是寒冬,但高新区经济主战场却热闹非凡。黔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经信委主任王艳表示,展望“十五五”,黔江高新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业怎么兴”,聚焦“2030年建成千亿级园区”的目标,加快建设渝东南现代化产业高地。聚焦集群发展,迭代“一主两特”现代产业体系,深耕铝铜、玻纤等七大产业链,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聚力科技创新,锚定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实施“双倍增”行动,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巩固深化高新区改革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发展。黔江高新区将坚决扛起全区经济发展主战场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江新篇章贡献工业力量!(记者 田丹 文/图)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