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各级各部门为“迎接高铁时代”建言献策
同心“黔”行共建“江”来
黔江区各级各部门为“迎接高铁时代”建言献策
连日来,黔江区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为加快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区委老干部局
为持续引导更多老干部积极参加全区“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近日,黔江区委老干部局在成都市举办黔江区住蓉老干部情况通报会暨“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邀请居住在成都的老干部为黔江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会上,有关负责人通报了2024年黔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区委开展的大讨论活动恰逢其时,特别是不远千里来到成都征求意见建议,体现了区委广聚民意的决心,体现了区委对老干部群体的重视。
现场,老干部们精神矍铄,围绕如何抢抓高铁机遇,如何建设中心城市展开了认真讨论,共提出强化旅游业发展、做优营商环境、引进留住人才、加强村(社区)干部监管等方面意见建议20余条,并表示将持续关心、关注和宣传、推介黔江,以实际行动支持黔江的发展。
大家表示,通过这场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洗礼活动,一定能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和决心。黔江将会乘着大讨论的东风步入新一轮大发展的快速轨道,黔江区委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将会如期实现。(记者 费玉琼)
区林业局
2024年12月28日-29日,黔江区林业局组织开展“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暨探索黔江区工厂化养蚕座谈会。黔江高新区管委会、区农投公司、双河丝绸、海通丝绸参会。
区林业局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了西南大学教授鲁成(原国家蚕桑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如东市蚕桑研究员韩益飞、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究员李化秀、江苏省南通市蚕桑总站研究员汪玲、北京丝绸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袁宁等蚕桑方面的专家参会。参会专家先后调研石会镇智能养蚕车间双河丝绸人工饲料试验点,工业园区人工饲料生产厂及养蚕车间选址,太极小学海通丝绸人工饲料及研学基地示范点,并针对我区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次“大讨论”旨在以工厂化人工饲料养蚕创新突破,切实解决我区在种桑、人工饲料生产、养蚕环节的问题,走好我区现代化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下一步,区林业局将结合专家意见,逐步推进工厂化养蚕工作,最终实现具有“黔江特色”的家蚕人工饲料、蚕品种、智能装备、成熟技术及全程服务,形成新的蚕业经济增长点。(通讯员 曾玉龙 杨枝映 赵杰 徐兵 文/图)
城西街道
2024年12月30日,黔江区城西街道开展“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暨营商环境座谈会,凝聚起统一的思想认识和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动力。
各参会代表围绕当前区域内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在思想观念和创新发展方面对标先进地区的差距及如何借鉴先进经验;针对营商环境正面和负面典型案例,反思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态度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诉求、如何务实高效地助企纾困、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大讨论活动是街道对标城市功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人才人气聚集目标任务,深入剖析在助企纾困、优化服务、制度设计上的突出差距,认真反思在思维意识、视野格局、责任担当等方面的问题短板。希望大家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具体问题的“牛鼻子”,用心用情找到根本症结,用智用力拿出“硬点子”“好办法”,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记者 张露月)
石家镇
1月2日,黔江区石家镇党委政府邀请部分离退休干部、村干部参加“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座谈会,33名代表参加,共收集整理意见建议40余条。
现场气氛热烈,参会人员纷纷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部分退休干部建议,应注重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清塘剿匪洞等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与水车坪红军文化广场、濯水红军渡等的连线发展,打造具有石家特色的文旅名片。其他参会人员纷纷表态,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政治本色。
石家镇党委负责人表示,衷心感谢各位离退休干部为石家镇如何在高铁时代抢抓机遇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展现了老一辈的担当和风范。接下来,我们将收集梳理以上建议意见,结合实际形成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部署,为黔江区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贡献石家力量。(通讯员 徐海搏 )
五里镇
自“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黔江区五里镇党委坚持强化组织领导,紧扣“五个解决和五个围绕”贯穿始终,因地制宜开展大讨论。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谋划新途径。
据悉,该镇上下积极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实效,全力确保2024年各项工作圆满收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富民兴镇产业——海洋村发展500亩白术产业基地,五里社区发展300亩奶白茶产业基地、100亩车厘子·樱桃产业基地,甘溪村发展2000羽蛋鸡养殖基地,多渠道富民增收。
围绕“1136”总体目标规划和“白+黑”重点产业发展思路,五里镇规划、管理“粮桑、畜(禽)、菌”等产业,发动“武陵黑猪”家家养,规划1000亩优质水稻粮油基地,500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基地,4万羽蛋鸡饲养基地,50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紧抓2000亩蚕桑冬管工作,培育“山木药才”、茶叶、莲藕、魔芋、百合等特色产业,为富民兴镇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 李西军)
白石镇
为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拥抱高铁时代带来的全新机遇,近日,黔江区白石镇开展“我爱黔江我出力建设中心城市大家谈”大讨论活动。白石镇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村(社区)工作人员、辖区企业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参加讨论。
白石镇讨论活动现场
会上,白石镇相关负责人就在高铁时代如何抓住机遇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随后,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为建设中心城市建言献策。大家紧紧围绕在高铁时代来临这一大背景下,黔江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如何在高铁时代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进行了交流发言。(记者 谭鹏 文/图)
蓬东乡
近日,黔江区蓬东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1所6站工作人员以及辖区群众,形式多样的探讨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家畅所欲言,“金点子”频出,真正切入蓬东发展的盲点、痛点、难点、堵点。
蓬东乡大讨论工作推进会现场
蓬东乡人大主席张茂奎表示,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铁的开通将为黔江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乡经过充分讨论,认为应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四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吸引更多的人创业、就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不断提升黔江的综合竞争力。
下一步,蓬东乡将持续深入开展“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高铁时代已经到来,建设中心城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通讯员 罗杰 文/图)
金洞乡中心小学校
近日,为推动“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黔江区金洞乡中心小学校在会议室举行“大讨论活动”启动仪式暨讨论会。
在大讨论活动中,全体教师为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积极建言献策,为黔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全体教师就金洞乡中心小学学生生源,教师群体年龄结构,基础设施的建设,教师自我成长和未来发展重心开展讨论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收集到5条金点子,10条建议。
最后全体教师一致希望将大讨论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让这一座“兴业之所、通衢之地、峡谷之地”无穷魅力得以绽放!(通讯员 乔露)
石家小学
1月1日,黔江区石家镇小学校开展以“迎接高铁时代·建设教育高地”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该校9名青年教师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有的畅谈高铁新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表达对乡镇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有的讲述了如何在高铁的便捷下,加强与外界交流、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来黔;有的则分享了自己如何理解“教育”一词,利用高铁时代的信息便捷性,让教师拥有“常新的水”。演讲内容丰富精彩,充分展现该校青年教师的风采与担当。经现场评委评定,该校潘肖老师、雷玉洁老师等获得一等奖。
该校负责人表示,此次演讲比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迎接高铁时代建设教育高地”的热情和信心。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共同推动该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通讯员 易凤英 周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