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2万余亩春茶大面积开采
随着气温回暖,这段时间,黔江区的2万多亩茶山迎来采摘旺季,趁着好行情,茶农们不负春光,加紧采制春茶,抢“鲜”供应市场,留住春天的味道。
4月7日,记者在黔江区小南海镇荆竹村看到,连绵起伏的生态茶园蜿蜒叠翠,蓄势一冬的茶树抽芽吐绿,青葱翠绿的茶芽挤满了梢头。茶农们穿行在青绿之间,双手翻飞,娴熟地拈下饱满鲜嫩、叶质柔软的鲜叶,将一颗颗茶青收入篓中。
茶叶基地管理人员谈雪梅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采的是春茶,因为天气热了,直接采的一芽一叶,平均每人每天采得到6斤左右,每斤是按25元钱支付报酬,整个采茶季下来,每人平均收入5000元左右。”
受到前期冷空气影响,今年黔江区春茶的出芽期较往年姗姗来迟,清明节后才开始大规模采摘。从2018年起,黔江区小南海镇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动群众种下1300多亩茶树,包括龙井、黄金芽、安吉白茶等品种,通过村集体绑定龙头企业,建立起稳定的联农带农机制。新鲜的茶青在当天就会赶制成新茶,并通过“直播电商+线下订单”进行销售。
据小南海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世龙介绍,这里每天参与采茶的村民有200多人,采回来的鲜叶马上就能加工成精制茶,主要销往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每斤加工好的新茶,售价达到1000元左右,能够为村集体带来每年36万元左右的收入。
近年来,荆竹村通过务工加土地流转,每亩茶园的年产值达到1万元,全年可带动140多户村民,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未来,当地党委政府将聚焦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电商直播、短视频带货等新模式,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让大山里的优质茶叶迈向更广阔的市场,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黔江区,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这里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十分适宜优质绿茶、白茶生长。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持续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目前,黔江区的2.17万亩春茶进入采摘高峰期,预计将持续到5月下旬,有望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记者 田丹)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