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社区教育“活”起来
近日,黔江区城南街道的王女士一大早就开始在家里精心打扮,她和一大群参加社区教育的市民,准备前往城区三岔河亲水平台拍摄集体吹奏葫芦丝的视频。
王女士边走边说,自己在参加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收获颇多。传统教育常常是老师单向讲解的方式,每堂课似乎都有固定的内容和既定的学习目标。而社区教育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非单纯的课堂学习,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她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提升机会。整个学习过程让人感觉特别轻松愉快。同时,社区教育不仅提升了个人素质,还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了一条纽带。
据了解,近年来,黔江区社区教育工作采用“灵活+融合”的方式,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激活场地。充分利用教室、运动场等室内外场所,设立了瑜伽、书法、民乐、葫芦丝4个训练场地,并争取到专项资金20万元新建了一间形体舞蹈室,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也无偿向社区居民开放。
用活资源。用好外部资源,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组织职教中心分院、乡村振兴游学基地、社区学习中心等,与崇州开放学院、内江社区大学、九龙坡社区学院、秀山社区学院开展考察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查找不足与差距;争取到市级项目资金3万元。建好内部资源,向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推荐了“山高人为峰”重庆市黔江区社区教育学院文峰学习中心品牌建设案例,市级社区教育项目“数字适老渝悦银龄”获得立项,正在有序组织实施。
搞活活动。以学院为主阵地,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公益性培训,开设了瑜伽、葫芦丝、书法、舞蹈、太极拳5门课程,在籍学员300余人;开设了形体舞蹈公益课,每期参训学员250余人。成立了由离退休老教师和器乐爱好者为骨干的“民乐队”,免费培训社区民乐爱好者,并让他们无偿参与区内大型活动的演出。与职教中心分院联合开展了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和养老健身、书画艺术、卫生保健等培训30余场,惠及10000余人次,发放社区教育读本1000余册;与文峰、丹峰、城南社区学习中心共同开展了家校社共育活动,参训居民300余人。
据介绍,重庆市开放大学黔江学院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丰富多样的教育项目,旨在全方位满足居民在知识、技能、兴趣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为社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创新能力。
该院主要负责人介绍,社区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深远。
从个人层面来看,它为居民提供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从而增强了个人的能力和竞争力。以退休居民为例,他们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沉浸在墨香和色彩的世界中,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在与他人分享作品的过程中,他们还能体验到不同的快乐和满足。
社区教育对社区而言,可以提升社区的凝聚力,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比如举办社区文化节,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在文化节上,各式各样的精彩节目接连上演,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热情地参与其中。大家在一起品尝美食、展示自己的才艺,彼此间的感情因此更加和睦,社区也因此焕发出活力,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文化氛围。(记者 谭登帆)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