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垃圾分类“新时尚”从示范小区到全民行动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黔江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实际行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打造绿色宜居家园奠定坚实基础。
“积分兑换”激活社区动力
邻鄂镇安置区成样板
近日,走进黔江区邻鄂镇安置区,智能垃圾分类箱旁,居民张大姐正用手机扫码投放垃圾。“分类正确积5分,攒够100分能兑换洗衣液!”她笑着展示积分商城记录。作为全区5个示范小区之一,该社区通过“二维码溯源+积分奖励”系统,将居民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5%。
新颖时尚的垃圾分类站
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季度还评选“分类达人”,上榜家庭可免缴一个月物业费。目前,全区138个示范村(社区)已复制推广该模式,新建的697个投放点均配备智能监控,实时督导纠正错误投放。
“小手拉大手”舟白小学萌娃当起家庭监督员
“爸爸,电池是有害垃圾,不能扔厨房垃圾桶!”近日,舟白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浩然的“家庭监督日记”里,记录着每周纠正家人分类错误的次数。该校将垃圾分类纳入校本课程,通过“知识竞赛+酵素制作实践课”培养学生习惯。
有数据显示,黔江区开展校园“三进”活动以来,累计覆盖师生6万余人,带动全区家庭参与率达72%。在正阳街道,由学生设计的“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更成为社区宣传活动“爆款”。
“垃圾变绿电”跨省处理破解山区治理难题
“现在连湖北咸丰的餐厨垃圾都运到我们这儿处理。”近日,黔江餐厨垃圾处理厂技术员指着全封闭生产线介绍。
据了解,黔江区依托日处理150吨的餐厨厂和年发电5000万度的焚烧厂,不仅实现全区垃圾“零填埋”,还构建起武陵山区跨省处理网络。城南街道山台山社区居民刘先生感慨:“以前夏天垃圾站味道大,现在分类收运及时,小区蚊虫都少了。”
目前,全区314个回收网点与41个两网融合点形成体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相关经验获评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
黔江区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未来,黔江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让绿色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记者 谭登帆 文/图)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